五月的一個週末早晨,難得悠哉的帶著哥哥Eric和妹妹Emily在麵包店享受優雅的早餐時光,Eric照例去挑了他最愛的汽車雜誌,還充當起小老師教起一歲多的Emily認識各種汽車廠牌。
順手拿了一期天下『商周』雜誌,翻到介紹史蒂芬‧柯維寫的『七個習慣教出優秀的孩子』這本書時,心裡的第一個念頭是這些習慣不就是Eric目前最缺乏的嗎?孩子許多一再犯的毛病,其問題的根源不就是因為生活上沒有養成這些好習慣嗎?
Eric和Emily的年紀差了五歲多,所以在Eric上小學之前我有比較多的時間陪他,幼稚園並沒有許多功課需要回家完成,所以Eric在學習上及生活習慣上大致上都沒什麼太大問題。上了小一只上半天課,因為我要兼顧工作,因此Eric放學後還是得去參加課後照顧。
一年來發現Eric最大的毛病是很容易將時間浪費掉,即使早早起床了,只要媽媽沒有在旁邊盯著或催促他,總是摸到最後一刻讓我生氣了他才匆匆上學去。常常為了Eric的生活習慣不好而生氣,有時會因而與Eric處於緊繃情況,很多事孩子不是不會,而是沒想到、沒看到、沒注意到,孩子面對生活上的某些事突然關機了,眼睛視而不見、耳朵聽而不聞、腦筋無法運作思考,因為這些事不是或不足以引起他的興趣,所以沒有把它變成該做的事。
一天早上Eric還是摸到遲到,我邊催促邊罵,平時是送他到離教室比較近的側門,但是因為遲到了,所以開車送他到學校門口,他下車後進校門時,警衛伯伯吹著哨子指揮,他搞不清楚是要走拒馬的右邊還是左邊,我看著他慌慌張張、不知所措的背影,我難過的幾乎掉下淚來,Eric幼稚園時是個有自信快樂的小孩,上了小學幾個月來,這些不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影響越來越明顯,我總是催著他罵著他,感覺他的自信與快樂也一點一點慢慢消失,我能怎樣改變這些事?
我用了記點的獎勵制度,我與他談心說故事聊天,我試了想得到的或書上看到的方法,雖然慢慢有些成效,但是我還能做什麼?
那天早晨,我想,這本書或許能給我一些想法。
看完書,我深深佩服寇姆斯小學校長桑莫絲與願意加入推動整個七個習慣教育理念的老師,寇姆斯小學就像一個投入水中的小石塊,他讓品格教育與領導力教育的改革像漣漪一樣擴展至世界,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新加坡有越來越多學校加入。
改革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改變老師原來的教學模式或改變家長的家庭教育習慣或許不容易,但是寇姆斯小學做到了,桑莫絲校長請老師與家長都『上車』,上了『七個習慣與領導力教育理念』這輛車,因為老師與家長看到了在孩子們身上發生的改變,寇姆斯小學的老師說『我們並不是新增了工作項目,而是以更好的方法與策略去作我們一直以來在做的事』。
除了寇姆斯小學,書中介紹了世界各地的例子,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其他地區都是小學校園推行,只有在日本是所謂的補習班或安親班推行,我不禁想,那我們呢?
在台灣要在校園中推行這種品格教育改革有相當程度的困難性,除了教育制度與環境不同,日本跟台灣都比較注重升學,我們有太多『表面化』的東西,教育部實施的品格教育與教學卓越計畫是不是真的能提升我們的教育品質?還是只是換來一大疊的成果報告?計畫與活動結束後還剩下什麼?我們如何能期待教育制度、環境或人的改變?
對於七個習慣與領導力教育理念,寇姆斯小學採取的是一種「無所不在」的策略。「無所不在」表示七個習慣與領導力原則內含在學校所做的每一件事裡面。他們不是把領導力教育轉化為一份新的課程表,而是將領導力教育變成整個校園文化的基礎,在每一位老師的每一堂課程設計中都涵蓋這樣的精神。事實證明,這種校園文化能夠誘發出更好的學習成果、更高的滿足感、減少紀律問題。事實也證明,這種校園文化可以成功移植到其他學校。
去年Eric幼稚園畢業要升一年級的暑假,怕他玩瘋了,我設計了幾堂自然、數學與語文課程,譬如帶他去認識社區的植物與葉子的分類。面對升小二的這個暑假,我先找了一些夏令營的簡介,昆蟲營、機械營、樂高營、品格營、理財營等等,但是還沒打算如何度過。
看完書之後,我花了一個星期與Eric談話時,解釋了前四個習慣的意思給他聽,他發生問題或遇到任何事時我也嘗試以這四個習慣與他討論,他的接受程度頗高。我想寇姆斯小學既然都能針對幼稚園至小學階段的小朋友,將七個習慣與領導力帶進課程裡,那麼小一的Eric應該也適用這樣的教育理念。
我上網想找相關的課程設計,才發現除了『七個習慣教出優秀的孩子』中提到的幾個例子之外,幾乎找不到其他課程資料。
原本就打算利用暑假教小孩一些有關自然科學、練習寫作、繪本導讀製作等課程,看了七個習慣這本書後,我不禁開始想能不能設計一些活動課程,除了原本的自然科學等內容,也想教小孩一些觀察、分析的方法,將七個習慣想辦法融入活動中。一整個月開車時想、無聊時想,有時還想到晚上睡不著,Eric爸爸都說我走火入魔了!!
『七個習慣夏令營』這樣的想法慢慢在腦海中成形,我以前想過許多事都可能只是想想,總是會想這樣可行嗎?還是看看再說吧!因此有時很難讓事情真的付諸行動,但是這次七個習慣中的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的魔力不斷的催促著我,現在不做,等孩子長大了是不是就永遠也不會去做了?除了期待教育制度或校園改變,自己去做不是才更可以期待嗎?
雖然只有暑假短短數週,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成效,可是我還是想要試試看,先由媽媽帶動做起,一步一步來,最起碼這個暑假小孩不會整天在家看電視,只會說好無聊。
所以在與史蒂芬‧柯維寫的『七個習慣教出優秀的孩子』相遇一個月後,我開始號召『七個習慣夏令營』。
留言列表